8797威尼斯老品牌(中国)有限公司-BinG百科

日照市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发表于 2021-03-03 00:00:00 行业洞察

3月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日照市委员会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做强做优产业集群加快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情况的视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日照市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理念先进、规划超前。日照市委、市政府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按照“高端引领、创新驱动、智能转型、质效为先、绿色发展”的思路,加快建设山东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核心区、引领区。日照市工信局(钢铁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部门和岚山区政府、东港区政府密切配合,对标浦项、新日铁等国际一流沿海钢铁基地,多维度、全方位系统规划钢铁基地生态圈,统筹推进“1+6+1”总体规划,精准把控基地规划建设的方法和路径,重点打造山钢日照基地、日钢集团特色板材产业园、先进钢铁制造配套园三个园区,推动形成了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科学完备的规划体系。

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日照市委、市政府把先进钢铁产业绿色发展列为今年“9+3”改革攻坚行动,成立了工作专班,积极开展工作,新争取岚山区国家先进钢铁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推动山东省政府召开日照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专题协调会,破解制约瓶颈。山钢日照公司、日钢集团近两年分别投资8亿元、30亿元,按期全面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2020年度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中,山钢日照公司达到了环保绩效A级标准,日钢集团达到了环保绩效B级标准。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两大龙头钢企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得到有效体现。国家级钢铁质检中心——日照国家碳素结构钢产品质检中心已经建成并运行;5G联合应用实验室、5G智慧钢铁实验基地、山钢钢铁研究院、汽车用钢应用技术联合实验室等平台正发挥积极作用;两大钢企既积极引进前沿成熟技术,又开展自主创新,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龙头带动、集群渐成。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2019年被列入山东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第一批)。今年1—10月,日照市钢铁产业实现产值1249.4亿元,同比增长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8%。日钢集团、山钢日照公司相继与内陆钢企签订产能转移协议,目前已签订炼铁产能912.25万吨、炼钢产能1076万吨,全部投产后先进钢铁制造基地产能规模将达3000万吨级。随着园区支撑能力大幅提升和“双招双引”力度加大,基地有“龙头”无“龙身、龙尾”局面正在逐步改变,配套园内已累计招引项目56个、计划总投资179.3亿元,今年新招引项目13个,总投资32亿元。可以说,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建设高质量发展正全面起势。

二、影响日照市钢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是新承接项目实施方面。日钢集团原计划今年3月份启动产能承接一期工程,总投资330亿元,新承接钢产能870万吨。但因发改电〔2020〕19号文件暂停了产能置换方案公示公告及备案工作,影响了日钢集团产能承接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山钢日照公司二期一步350万吨炼钢项目面临产能置换指标不足问题,目前仅获得炼钢产能170万吨。受上述客观因素制约,基地新承接产能项目落地暂缓。

二是集疏运支撑方面。通常情况下,钢铁企业运输量应该是钢铁总产量的5至6倍以上,4000万吨以上钢铁产能,对应物流运输量约2亿吨以上。目前的集疏运支撑能力较弱,离完全达产4000万吨钢铁产能的承载配套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三是人才支撑方面。现代钢铁企业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技术难度大,对企业员工素质有着非常高的要求。目前,日照市钢铁行业从业人员2.5万人,具备大学以上学历的不足20%,未来日照市钢铁产能比现在还要翻一翻,人才紧缺问题突出。同时,熟练技术工人也不满足基地内企业发展需要。

四是钢铁生态圈建设方面。生态圈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同要素资源、产业链上下游联系不够紧密,产业链前端、后端在外,没有形成理想的产业生态,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有力的政策支撑。

五是基础产业链发展方面。基础产业链支撑薄弱,导致钢铁配套产业园很难招引到精深加工项目。全市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钢铁市场,钢铁产能集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政策优势没有完全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钢铁产业对日照市经济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

三、对加快建设先进钢铁制造基地的几点建议

(一)应强化定力,坚持绿色发展不动摇。各级各部门和钢铁企业应统一认识,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是生命线”的理念,在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上探索新路,推动生产清洁化、制造绿色化、产品高端化,向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目标迈进。两大龙头钢企,要对标国内外先进企业,加快完善全流程全过程绿色发展体系,将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物流、循环利用有机结合起来,逐环节、逐方位地补短板、强弱项,借力两化融合提升节能环保管控能力,确保从原辅料的装卸、运输、存储,到生产过程的烧结冶炼轧制,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乃至厂容厂貌的美化,都要达到绿色发展要求。基地内面上企业,也要以绿色厂区创建为抓手,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率。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服务型监管,综合运用行政执法、政策激励和思想引导等手段推动企业家们承担起社会责任,持续加大投入,实现从被动环保向主动环保的转变。各级领导干部和主流媒体应强化舆论引导,主动讲好“钢铁故事”,广泛凝聚共识,加快形成推动钢铁产业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应加速壮大龙头企业。应对标浦项、新日铁等国际一流沿海钢铁基地,按照最高行业标准要求,建设“劳动生产率高、产品竞争力强、节能环保优”的先进钢铁制造基地。山钢日照公司和日钢集团作为基地龙头企业要重视企业的管理升级,进一步发挥带动作用。一是要继续做好产能承接准备工作,在节能环保、品种结构、工艺装备等方面,全部满足转入条件。二是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着力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和业态创新,加速向制造单元智能化、运营管控数字化、产业生态智慧化迈进。三是要强化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积极采用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力争成为企业标准领跑者。

(三)应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和配套服务能力。在硬件方面:对照4000万吨钢铁产能承载要求,加快疏港铁路、疏港公路、码头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新型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继续深入实施“园区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园区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燃料及热力、电力、水力供应。同时要以创建国家先进钢铁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为抓手,积极推进科技研发、商务办公、物流服务、人才公寓等更高层次的设施建设,促进园区提档升级。在软件方面:应牢记“专业比热情更重要,效率比笑脸更重要,兑现比承诺更重要”,加强对各类中介服务组织的管理监督,加快人才交流与合作,围绕企业生存全周期、生产经营全链条,为市场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精准服务。

(四)应着力打造园区平台体系。一个现代化的产业园区,要有一批研发设计、检测检验、技术合作等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吸引高端项目和人才,开展创新创业,构建产业生态系统的必然要求。建议按照“统分结合、有机衔接、急用先建”的思路,进一步抓好园区平台体系建设。一是对已建的金属表面处理中心、绿冶钢铁小镇、双创服务中心等扩展功能、提升品质,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加快推进以上海通用重工为龙头的焊接产业园建设,丰富配套产业业态。二是抓紧建设科研创新协同平台,用于钢铁产业技术创新以及钢铁相关产业的孵化,加强流通领域智能化改造,提高钢铁全产业链效率。三是按照“搭建大平台、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思路,推进钢铁交易平台建设,全力做好钢铁贸易产业。可借鉴佛山市乐从镇钢铁世界运营模式,把钢铁商贸城规划好、建设好,有效拉长钢铁产业链、价值链。也可采取“腾笼换鸟”方式,由地方国有企业并购破产状态的钢贸企业,作为钢铁商贸城的起步区。

(五)应坚定不移推进“双招双引”。应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理念,紧紧抓住项目招引这个牛鼻子,以钢材精深加工、钢铁产业下游延伸、钢铁配套服务、循环经济与物流及商务服务等为主攻方向,聚力招引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低碳环保项目,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在策划“准”、招引“专”、落地“快”上下功夫,用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要依据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产业与技术搜索,确定关键产业环节和核心专利技术的所有人、所属企业或所属机构,描绘出潜在的招商目标或合作伙伴的分布地图,实现按图索骥精准招商。要加强与行业协会、商会、投资咨询等机构的联络沟通,采取“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平台招商”等多种方式,加快形成钢铁产业链纵向分工、相关产业横向聚集的格局,推动形成钢铁与配套产业相互支撑、相互配套、耦合发展的崭新发展态势。要以项目建设为载体,把“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有机结合,加强与国内外钢铁研究机构的深度合作,引进更多的钢铁产业先进技术领军人才、科研平台落户日照。

(六)应加快构建钢铁产业生态圈。一是推动两大钢铁龙头企业以过程数字化、流程柔性化、控制精准化、操作少人化的智慧制造为基础,加速集聚产品、技术、资本、人力等多种要素,形成以大数据为支撑、网络化共享、智能化协作的产业生态圈核心层,把更多的精深加工等项目放到日照市,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引导和支持配套产业园内企业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持续提升配套能力和服务水平,既加快融入以两大龙头企业为主导的产业生态圈,成为紧密层成员;又独立拓展市场空间,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客户,成为细分领域生态圈的重要节点。各业务主管部门应引导企业错位发展,既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又密切合作、开展协同创新,不断推动园区企业由集中、集聚向集群演进。三是以钢铁产业生态圈理念,抓紧抓实产业园区功能完善,统筹各方资源,推动钢铁产业空间一体布局、设施一体配套、产业一体发展。四是统筹推进钢铁产业与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体系,健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工作机制。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8797威尼斯老品牌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45738388号
友情链接:百度一下 搜索 360搜索 网站首页
8797威尼斯老品牌